元宵节的10大习俗,看看你知道几个?
俗话说:“正月十五闹元宵”。作为春节过后的又一大民间传统节日,元宵节节日气氛的主旋律,就是一个“闹”字。元宵赏灯,始于东汉明帝时期。在汉文帝时,官府就下令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。汉代的元宵节为一天,到唐代时就变成三天,到宋代则长达五天,到了明代,更是从初八点灯,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,整整十天。到了清代,节期又缩短到四五天。元宵节期间,全国各地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,数不胜数。下面分享其中比较有名的10种:一、踩高跷踩高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民间技艺性表演,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。到了元宵节,很多地方
发表时间:2022-02-15 09:45:12浏览次数:323
年俗日记:元宵节的传说
农历的正月十五,自古被称为元宵节、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民间有句老话说“没出十五都是年”,可见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节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中国的老百姓特别重视在这一年的开端能有个好兆头,能够交好运。而过了正月十五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人们又要开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劳作,因此人们也特别重视元宵节的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。比如“闹花灯”、“舞龙舞狮”、“猜灯谜”、“吃元宵”、“踩高跷”
发表时间:2022-02-15 09:33:42浏览次数:269
今日元宵节 | 佳节已至,顺遂平安
资料图: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从北京东便门望见的“超级月亮”。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 人们在元宵节尽情欢笑,  期待更美好的未来。  记者:上官云  火树银花合  星桥铁锁开  伴随着期盼和暖意  元宵节如期而至  元宵节又称“灯节”  正月十五明月当空  种种有趣的民俗  代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元宵节是喜庆的  它的历史十分悠久  宋代的元宵节  发展成热闹的世俗狂欢节  花灯种类甚多  有龙灯虎灯等  均制作精良  凝结工匠的智慧和心血  元宵之夜  各式各样的花灯  将安静的夜晚  装点得分外惹人
发表时间:2022-02-15 09:14:01浏览次数:280
大年初七习俗,你知道有哪些吗?
图 /来源网络本文来源网络,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人日,在每年正月初七,传说女蜗初创世,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,第七日造出了人,因此,汉民族认为,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。大年初七习俗,你知道有哪些吗?吃七菜羹在中国传统习俗中,大年初七“人日”,人人过生日,要以七种蔬菜,煮成七菜羹,也就是将七种蔬菜,煮成杂菜汤,在农业社会,大家都祈望吃了七菜羹,来年大丰收。“熏天”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“盒子菜”(一种熟肉食品),并在庭院摊煎饼“熏天”。捞鱼生南方一些地区,人们有在人日节“捞鱼生”的习俗,捞鱼生时,往往多人围满一
发表时间:2022-02-07 09:23:51浏览次数:292
除夕和春节有什么区别
除夕和春节都算是过年。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,过年、大年三十、大年夜、除夕都是指同一天。除夕和春节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吗?一起来看看除夕和春节有什么区别,欢迎查阅!除夕和春节的区别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,过年、大年三十、大年夜、除夕都是指同一天。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,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。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,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,故又称为大年三十。这一天在古时候称为“岁除”,又叫“除夕”。除夕这一天,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,还要贴门神、贴春联、贴年画、挂门笼,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
发表时间:2022-01-31 11:32:47浏览次数:338
今日北方小年|围炉祭灶话小年 二十三日糖瓜粘
2022年1月25日,农历腊月二十三,今天是我国北方小年。小年意味着忙年的开始,我国北方在这一天有扫房、祭灶和吃灶糖等习俗,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俗话说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,糖瓜跟关东糖的做法相似,只是关东糖是长条型的,而糖瓜被拉成扁圆型,吃起来香甜酥脆。我国民间有:“又逢腊月二十三,敬送灶王回皇天。备妥豆秸供马用,融化灶糖把唇粘。”所以,过小年时,人们会买糖瓜、关东糖、麻糖等供奉,祈求灶王爷嘴甜些,上天言好事。北方的小伙伴们还知道哪些小年习俗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。小年已至,愿君安康!(文/
发表时间:2022-01-25 10:42:21浏览次数:311
小年来了,除了这些习俗你还听过别的吗?
“二十三,糖瓜粘。”随着农历小年的来临,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。对于小年,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祭灶、吃糖瓜等。另外,不同的地方,小年日期也有所不同。小年日期也会有不同小年,通常是指扫尘、祭灶的日子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,被称为“小年”的日子也不尽相同,有腊月二十三、腊月二十四等说法。资料图:迎新春送春联活动。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谈及小年日期不同的原因,民俗专家王娟称,古代皇家会修历法,一般里边会有类似哪一天是小年这样比较明确的说法。但具体到每个地区,出于实际需要,当地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。时间久了,难免出现日期不统
发表时间:2022-01-25 09:24:20浏览次数:284
小年为什么叫小年,小年的来历
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,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,又称小年。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。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小年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《祭灶诗》中说:古传腊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云车风马小留
发表时间:2022-01-21 14:40:03浏览次数:279
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有哪些
1、祭灶腊月二十三,俗称“小年”,传说这日是“灶王爷上天”之日,因此要祭灶神。民谣有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,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,民间早就有所谓“官三民四船家五”的说法,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,民家在二十四日,水上人家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。据说,每年的腊月二十三,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,让玉皇大帝赏罚。因此送灶时,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、清水、料豆、秣草,其中,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。祭灶时,还要把糖(或蜜)融化,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,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
发表时间:2022-01-21 14:32:18浏览次数:278
今日大寒丨一年终章,静待春归
暖酝冰霜里,春酿严冬时1月20日  农历十二月十八日10时38分56秒迎来了辛丑年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到顶点 日后天渐暖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为“大寒”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。同“小寒”一样,“大寒”还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。此时节,常出现大风降温或降雪,朔风独啸,蜡树银山,“寒气逆极”,故谓“大寒”。严寒是“大寒”时节的特点,但“物极必反”,过了“大寒”就是“立春”。大寒,是入春前的最后一场狂欢,留一个诗意的尾声,迎接春的到来。耐住这冬日最后的寂寞繁华近在
发表时间:2022-01-20 12:37:10浏览次数:275
本周热点
梨花风起,又到一年清明时。近年来,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,清明的祭祀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,各种新的祭祀方式不断涌现,以其环保、节约、文明等优点,受到各方的赞赏与支持,引导广大群众弘扬文明风气,以更文明的方式表达缅怀与敬仰之情。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清明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时节,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核,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守护,让我们在保留其核心人文精神的同时,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,将中华民族追忆故人的情感融入血脉,不断丰富清明节的深刻内涵。随着时代发展,清明祭祀正逐渐成为弘扬优良传统、
新京报讯(记者刘臻)1月16日,上海京剧院发布讣告,著名戏剧家、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马科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3年1月14日晚上11时05分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逝世,享年93岁。遵从国家相关规定和家属意愿,丧事从简,不举办追悼仪式。马科。  图来自上海京剧院马科1930年出生于河北深县,12岁进入夏声戏校科班学习京剧表演,主工武生,得刘仲秋、郭建英、钱宝森、李盛斌等名家指点。1949年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,后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、上海京剧院。1954年,马科被周信芳大师钦点
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吴江龙珞珈山又失一位大师!1月13日晨,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,中国工程院院士,著名农田水利学家、武汉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茆智院士,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,享年91岁。茆智院士祖籍江苏南京,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。1950年至1952年在南京大学水利系学习,1952年至1953年在华东水利学院水工结构系学习,1953年至1955年在河北农学院水利系工作,1955年至1957年在武汉水利学院工作,1958年至1992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工作,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93年至199
郭宏安(1943-2023) 来源:澎湃我国著名法语文学专家、翻译家郭宏安于2023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七十九岁。郭宏安,1943年生,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,1975至1977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,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,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,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翻译,译有《墓中回忆录》《红与黑》《恶之花》《局外人》等多种名著,其中《加缪文集》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。免责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
作者:洞见ciyu希望从来不会抛弃乐观者。跨越山海,终见美好。过去一年,我们在疫情中艰难前行,直到曙光初现。过去一年,也许工作不尽人意,经历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;也许生活进入低谷,我们默默忍耐。但没关系,终于都翻篇了。再凛冽的寒冬,都阻挡不了春天的到来。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将至,随着鞭炮声,旧岁的种种伤痛,将被除尽。跨越年关,让我们共赴美好。01清空负能量,2023年重启希望。在2022这一年里,因为疫情,因为变局,生活一地鸡毛,日子千疮百孔,心中满是苍凉。我们像打地鼠一样,刚按下一个难题,又有新问题冒出来,